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

台灣音樂劇二部曲-隔壁親家 觀後感



我的部落格:http://weoi3.blogspot.com

img001

##ReadMore##

我喜歡看舞台劇,尤其是音樂劇,有了音樂的導引,讓我更能體會到劇中角色的內在心境的變化;以這個理由當喜愛音樂劇的藉口其實有點牽強,現在每個劇本,音樂都是其必要元素,就算沒有強調是音樂劇,也都會有適當的情境音樂配合著劇情作為輔助;但我覺得我個人是很容易被音樂感動的人,如果有劇本標明以音樂為主體,會特別令我有引人入勝的感覺,讓我很甘願的把鈔票掏出來換門票:)。

隔壁親家劇情簡介

img002

感想

任何的劇本,不論是舞台劇、連續劇…等,其實都是在一波波的衝突對立中,刺激觀眾感官、腦海中激起漣漪,串連個人的人生經歷,進而產生共鳴,得到感動。隔壁親家也不例外,語言差異(本省、外省、國外)、城鄉差異(台北、宜蘭)、人生運途中理想與現實差異(石龍伯、粗皮雄)。看完整劇,我覺得兩家的恩怨並不是重點,裡面人物對自己人生的態度才是要令我們思考的。我覺得劇中的大兒子代表著與命運妥協,二兒子是逃避命運,三兒子是勇敢面對命運,透過愛情來做發揮闡釋,並與三位女子在幸福上成為反比的對照(男生的結果是負面的,女生那邊是正面的)。三位兒子的面對人生的態度,正好跟石龍伯這一生相反(即石龍伯小時候的態度像老三、中年像老二(怨天尤人)、老年像老大與命運妥協)。而積極的面對命運,創造自己的幸福,才是化解人生中種種難題的關鍵。石龍伯最後也感覺到老三正是像他小時候一樣,充滿勇氣、抱負,樂觀面對人生,而自己隨著時間被世俗給掩沒了。

相同的衝突模式,加上稍微不同的詮釋方式,就有神奇的力量永遠不會令人感到這是無聊的劇本;因為這都只是個藥引,用來喚醒你的感官與記憶!一個另你感動的劇本,有時並不是劇本的內容感動,而是你受到你自己的人生經驗而感動。在你讚嘆這是個好劇本時,你也應該稱許自己的人生是深刻的,是值得紀念的,也應該衛自己鼓鼓掌。

缺點

1.為災民默哀的突兀

藝術總監在開始之前,講到隔壁親家是部歡樂的喜劇,但卻又馬上提及88水災很多人仍在苦難中,希望我們在開始前能默哀一分鐘。我聽到有點突兀,因為觀賞這部片的觀眾,很多是上了年紀的人,我猜想許多人是送給爸爸媽媽當成父親節禮物的,配合澎哥跟舜子,其實就是希望能用放鬆、開心的心情來觀賞這一部片。我能體會藝術家容易悲天憫人的心情,但把這種主觀心情有點牽強的帶到開場,甚至在講完後有些觀眾拍手卻馬上遭到總監制止。這樣的結果,令我有點感覺其實藝術總監只想要表現他心中的戲,並不是在為觀眾演戲,一開始就在婉拒觀眾熱情的感覺。

2.結尾的慌張

最後一幕結束在石龍伯與粗皮雄的回憶跟懊悔中,兩家最後和好。這樣的處理方法我覺得並沒有給予觀眾情緒的轉移、也沒有強烈的下正面結論、鼓勵三兒子的人生態度。總監在開場的時候說這是一個喜劇,所以結尾的時候,應該鋪成有完滿結局的感覺;就算不能讓最後觀眾的情緒是滿足的、開心的(例如:老三的婚禮,兩家真正結成親家幸福的感覺),或許也應該讓觀眾的情緒轉移掉,脫離入戲的情緒中(例如:總監出來講一下本劇想要傳遞給大家的訊息、分析各個兒子的態度,做一個結論,轉移掉觀眾入戲的情緒)。我覺得沒有顧及到觀眾的情緒,或沒有將觀眾的情緒處理好,只能能叫做一個劇本,而沒辦法冠上舞台兩個字(因為舞台,就是表演給觀眾看的,而不是自演自High)。這真的是很可惜的地方,不知道有沒有人回家會因為沒宣洩掉的情緒而感到不開心或吵架。

不過整體說來,這仍然是一齣值得推薦的舞台劇,我是真正的首場(8/14晚上看的)。提供隔壁親家的網址給大家: http://mydearnextdoor.allmusic-mag.net/ 。裡面的內容我還沒有細看,因為我不想有過多的資訊反而干擾我最直覺的感受;等這篇文章發佈後,我會在到各網站看一下大家的心得及演員資訊。呼~終於可以當個網路讀者了,潛水去嚕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